评侯占元教授中医发展战略学术思想

    侯占元(1926~2003),河北省武安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1946~1947年在北方医学院六纵卫生部接受野战外科培训,1949年起在部队从事医务工作。历任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助理医生、外科军医、军药股长兼手术队长等职。在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中,均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省军区直属门诊部主任助理兼内科军医。1953年退伍后,参与筹建成都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参与成都中医学院的创办,并一直在该院工作。历任成都中医学院高级西医研究中医班副班主任兼教务科长、医学系主任、教务长、副院长、顾问。1983年任学院顾问。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

 

    ●在20世纪80年代初,侯占元敏锐地意识到了从战略和政策咨询角度研究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撰写论文研究中医发展问题和提出中医发展战略的个人见解。开启了中医学术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医发展战略研究。

 

    ●侯占元认为,从战略学角度来看,与别人不一样并不意味着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要获胜就必须具有优势。中医的发展必须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势才能最终取胜。于是,他在衡阳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阐述了“中医优势论”。

 

    ●侯占元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参与了国家和地方中医药重要决策、政策的策划、起草和制定工作,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被誉为“中医发展战略家”。

 

    侯占元是我国第一代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专家,也是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事业一系列重大事件见证人和重要决策的参与者。他较早提出并论述“中医优势论”战略思想,为开创我国中医事业新局面做出过重大贡献。为了更好地做好当前和未来的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推动中医发展进入国家战略,我们回顾侯占元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和成就,更具特殊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

 

    侯占元于1938年参加革命后,在部队从事多年的医疗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初退伍后,他投入到了新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建设中,成为中医药院校的创业者之一,从此将一生献给了中医药事业。曾任成都中医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顾问等职。

 

    通过在中医药领域的几十年磨砺,侯占元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从发展战略研究来探索和促进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新路,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为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多次参与了国家和地方中医药重要决策、政策的策划、起草和制定工作,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被誉为“中医发展战略家”。

 

    我们通过回顾30年前侯占元开展中医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完善其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史料,客观评价其中医发展战略学术思想,能够有助于提高当今中医行业对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视度,为推动中医发展进入国家战略提供文献和理论依据。

 

    下面我们对侯占元在中医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成就,做一个简要的学术评价:

 

    高瞻远瞩

 

    开创中医发展战略研究新领域

 

    侯占元的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超前意识。他虽然在中医药行业工作,但其视线却时时盯着世界科技发展前沿,不断了解人类哲学思想领域的最新思潮和发展趋势。因此,他总能站在高处,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思路。

 

    中医药产生于农业社会,长期以来处于散漫的、粗放的、随意的生存发展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才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传统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和一个行业被官方认可,中医教育从家传、师带徒的形式转变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中医研究从自我的自发性的研究状态转变成为各级政府主导的现代科研组织,中医临床从个体诊所转变成为现代中医医疗机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医药行业已不可能再像以往那种自发的、自生自灭状态延续下去,因此必须面对现代医疗市场的竞争和挑战。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任何行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法律政策的保障,而且还必须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目标,这些都必须通过战略研究和战略规划来予以支撑,同时还必须开展政策咨询等工作来协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