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医真言》有感
王辉武1943年出生,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在古稀之年,将在读书、学医、行医、教学与带徒中的思考感悟,以及弟子们的跟师体会,编撰成《老医真言》一书出版发行,传递中医薪火。
全书分为读书明理、诊余杂谈、行医手记、用药如兵、验方举要、他山之石和门徒心语等7章。王辉武善于把深奥的中医学术讲得通俗易懂,读来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中医薪火贵在传承,在传承中传道、授业、解惑。如饥不欲食在临床较为常见。笔者遇到饥不欲食病人大多予五味异功散加山楂、神曲、麦芽等药治疗,效果时好时坏,很是困惑。王辉武则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在古代医家养阴益胃基础上,另创新方,治疗胃阴亏虚的知饥不欲食,给笔者很大启发。
他在书中说:近年,因生活环境的改变,医疗保健手段的更新,促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体质倾向增多。如当今煎炸炙烤的饮食习惯,加上视欲劳目、淫邪惑心、作息颠倒、放疗化疗、火灸滥用、温燥过补等,皆令阴、津、精大伤,故成人、儿童“饥不欲食”属胃阴虚者最为常见。
有鉴于此,我在学习前人经验之基础上,对大多数属于胃阴虚的“饥不欲食”者,常用养胃悦肝汤(自拟),药用乌梅、北沙参、麦冬、扁豆、生地、川黄连、荷叶、山药、冬桑叶。水煎服。主治脾胃阴虚、心肝失调。适用于饥不欲食、口渴喜冷、大便干结、自汗盗汗、心烦易怒、亢奋少眠、脉细数、舌苔少、或剥落、甚或无苔,舌质红者。
遣用本方时辨识要点有三:虽云不食但精神很好,好动而兴奋,此其一;口渴喜冷饮,特别好饮冷的白开水或饮料,餐桌上的肉汤、菜汤不爱喝,此其二;爱吃经炸、炒、卤等处理过的小食品,不吃新鲜绿色蔬菜,这是其三。此方综合益胃汤、养胃汤与升补和中汤而成,酸甘化阴是其主旨……(摘自《“饥不欲食”怎么办?》一节)
《老医真言》不仅是一部中医学术专著、老中医经验介绍,同时也是一部很好的中医科普著作。比如他在《将军美誉说大黄》文中提到:“大黄是有名的泻下药,民间许多人自用大黄通便。须知,大黄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是蒽醌甙,其中主要是番泻甙,但大黄又含鞣质与没食子酸等,同时具有收敛作用。也就是说,在用大黄泻下通便时,用药后先腹泻,泻后会出现便秘不解的副反应,尤其是属脾虚不运的大便不畅者,切忌服用大黄或含大黄的中成药。大黄性沉降,攻下活血祛瘀,故妇人妊娠、月经期、哺乳期均当慎用或忌用。”
他还长期观察《内经》“久而增气”理论,将“久而增气”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饮食美味不可偏嗜。二是药有偏性,中病即止。三是保健用补,滥则成害。相当全面。
古人说:“莫把金针度与人。”但王辉武心系中医,将自己毕生心得奉献给社会;此书读后使人受益良多,也更让笔者深切感受到,姜是老的辣。
上一篇:旴江医学 誉饮海外
下一篇:石筱山 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