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陈治恒养生三招

修养之道首推功法
陈老说:“现代人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开始注重饮食起居的保养,心性的修养。但只注意这些方面。顶多活到100多岁,达不到上寿的标准。若想突破,修炼之法是必须的,如胎息法、六字诀、太极等功法都是很好的修养之道,达到一定修为可得享上寿,但需自幼起练,得名师指导,同时要求有充足的时间静心打坐,这种种条件,都是现代人难以具备的,也就难以推而广之。”简单实用的道家养生法“吞津练精”就比较适合现代人——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舌抵上颚,叩齿36数,续而咽津。注意做时眼要三分睁七分闭,因为全睁走神,全闭易睡,此法中舌抵上腭可起到沟通任督二脉的作用,使督脉上升之气化为津液,通经络,旺气血,常做能远离诸多恶疾,对调神静气、防病益寿大有裨益。
保养之道重在明悟
中医养生学常说,人有三宝“精、气、神”,陈老以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做了一个总结:无论病从外来,或自内生,或内外相引而发,不少都要涉及“两本”,特别是慢性疾病尤为多见,一般慢性病的病根在‘肾,即伤了先天之本,后期则在脾胃,伤了后天之本。而养生之要,也在于防患于未然,平时就要注意养肾健脾,管理好自己的先天、后天之本,防止疾病侵袭。陈老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同样型号和使用时间、行驶里数的私家车和公家车,公家车比私家车容易出状况多了,报废时间也快一些,这就是因为平时保养的区别,私家乍自己当然很爱惜,平时保养]:作做的灯,使J}J时也比较注意,很少有损伤乍部件寿命的行为,但公家车就术必如此在乎了,平日细微的行为差异最终就导致了结果的天壤之别,人体也是如此。
疗养之道实为对症
“养生也是需要区分层次的,若让收入低的人吃昂贵的保健品,花费颇大也没有必要,若是一个大忙人,要求他必须规律作息,天天打坐练功,他也是做不到的。养生,无所谓最佳的方式,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陈老特别强调道,很多人都认为药越贵,效果一定越好,其实不然,就拿养脾胃来说,医圣张仲景常用普通的米汤、热稀饭来养胃气,这也是很多慢性病人的调理之道,久病体虚者最需调脾胃,营养吸收好了,才能增强体质,调理时还要分清楚是胃阴虚、胃阳虚还是脾不运化、胃不纳受等,如此才能对症见效,有利于疾病康复。
陈老治病很少开昂贵的药物,他的座右铭是“学贵由博返约,医要明理致用”,药好不好无关乎种类、价格,关键是对症,便宜药一样能有好疗效。
对于养生首要“三通”的观点,陈老很足赞川,他说纵观各大寿者,尢论其养生方法是否各异,心态平衡(思想通)、气血调和(气血通)、无便秘情况(肠胃通) 这三点是肯定都具备了的。对于便秘情况,陈老特意推荐了两个简单的食疗方,一是用黑芝麻、黑豆、核桃等量,共磨成粉,吃时加点燕麦片和水煮熟;二是用麻油和蜂蜜调生鲜鸡蛋吃,郁对便秘有很好的效果,且又营养又无副作用。
“治病疗身如练功,掌握巧力关键之处,可四两拨千斤,行医之道,养身之法,不动脑筋是医不了病,延不了命的啊。” 陈老感叹道。 张泉生

上一篇:原地蹦三蹦 舞蹈以养血脉
下一篇:名老中医有哪些独特的养生之道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