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丹百汤治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于1932年由Crohn、Ginzterg和Oppenheime最早描述,故得此名。本病又曾被称为“局限性肠炎” “节段性肠炎” “慢性肠壁全层炎”等。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Crohn病。其特点为病因未明,多见于青年人,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合并纤维化与溃疡。可侵及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肛门,病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并可侵及肠道以外,特别是皮肤。克罗恩病原来在北美地区发病率较高,国内罕见。但有资料显示,近10年来,我国克罗恩病发病率从十万分之一迅速上升到十万分之二十,15~30岁青壮年是易发人群,如今已经成为国内消化科的常见病。
Crohn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多数病人起病隐匿,初起症状不明显,可延误诊治;少数病人起病急骤,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其病程长短不一,有人发病后经治痊愈,不再复发;有人可达数年或数十年。症状持续存在,经久不愈或复发与缓解交替出现。随炎症病变的进展,最终导致肠管纤维化,肠腔狭窄、梗阻或穿透肠壁形成瘘管或侵入附近脏器、组织。由于病因不明,尚无根本的治愈方法。许多病人在其病程中都会出现一次以上的并发症需要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复发率甚高。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张磊用中医方法治疗一例克罗恩病患者,整理如下,供同仁研读。
王某,女,47岁,2010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发作性脘腹痛1年。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厌食,纳后脘腹胀满,发作性脘腹部绞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甚者休克,曾在郑大一附院、省人民医院治疗,未确诊,乏效。后到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克罗恩病,除去手术截肠别无他法,而且再次发作仍需要多次截肠手术。因畏惧手术寻求中医治疗。来诊症见:不发作时食欲可,纳后胃脘腹部不适,小便频,夜尿多,大便无规律,不干,排便困难,食生冷即易腹泻;发作时腹绞痛,发热,呕吐,大便闭塞不通,无矢气。自述近期一直服用助消化中药,乏效,现仍然每月发作1~2次。全胃肠造影显示:小肠局限性狭窄,末段回肠不规则状。电子结肠镜显示:回肠末端60厘米处可见节段性环形狭窄,充血糜烂,回盲瓣呈唇形变形,表面充血糜烂浅溃疡,活检示糜烂性炎症伴肉芽组织形成。中医指征: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滞。
辨证属瘀热,痰热互结,久而为瘀,治以理气活血止痛,方用张磊自拟丹百汤合失笑散,丹百汤由丹参饮合百合乌药汤化裁组成。处方:全瓜蒌30克,丹参30克,檀香3克(后下),砂仁3克(后下), 生百合30克,乌药10克,降香6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包煎),酒大黄10克(后下), 15服。该方选丹参饮理气活血止痛,百合乌药汤养阴理气止痛,失笑散活血不留瘀,瓜蒌宽胸腹之气以通便,酒大黄取其活血与通便双重作用。全方共奏散血瘀理气止痛。
二诊:2010年8月27日,服上方15服,服药期间大便稀,一日若干次,便前腹痛,便后痛止。脘腹胀满、发作性绞痛较以前明显减轻,服药以来,无发热、无呕吐、无四肢发冷症状。刻见:口腔溃疡,牙龈有小疹,小便频,尿热尿痛,便溏,次数多,眠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滞。效不更方,上方加黄芩10克,黄连6克,以厚肠止泻并清上中二焦之热,加桃仁10克伍大黄泄膀胱蓄热。续服20服。
三诊:服上方20服,效佳。刻见:胃脘部仍有隐痛,眠差,小便色黄,发红,有灼热感,大便1天1~2次,不成形,时头晕头痛,食欲差,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滞。辨证属痰热互结心下,与上方合小陷胸汤加减,处方:全瓜蒌30克,黄连6克,制半夏10克,丹参30克,檀香3克(后下), 砂仁3克(后下),生百合30克,乌药10克,降香6克,五灵脂10克,蒲黄10克(包煎),郁金10克,20服。
患者虽腹痛时有发作,但不甚剧烈,目前病情稳定。病人差不多每隔1~2月复诊一次,治疗多为经方辨证施治,用过芍药汤、桃核承气汤、小承气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等。患者最后一次来诊是2016年4月8日,来时症见:饭后胃脘部隐痛,偶有泛酸,饭后腹胀,纳呆,眠差,入睡困难,大便正常,小便频,舌质红,苔黄,脉沉滞。体内仍有痰热瘀阻之象,治以涤浊化瘀理气止痛,方选千金苇茎汤、丹参饮、白头翁汤、薏苡败酱散加减。
上一篇:湿滞大肠 方药宣清导浊汤
下一篇:治萎缩性胃炎方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