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中医药 中医馆建设 输送中医药人才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省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中。2014年,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卫生计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工作关系细则》,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卫生计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了委局工作关系,理顺了工作机制,推动中医药在卫生计生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4年,我们在50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作为省政府推进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每个乡镇卫生院获得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医馆”建设。在2015年,这样的中医馆将落户吉林省195个乡镇卫生院,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继续下去。

 

    目前,我们已经协调省政府,将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中医药发展规划同时纳入省政府专项规划中。下一步,我们将在编制实施省卫生计生发展综合规划时,将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将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坚持中西医并重发展。在推动卫生计生与中医药关系密切的专项工作,如医院管理、重大疾病防控等方面,做好沟通协调。

 

    实现中医、西医“齐头并进”,确保中西医协调发展落到实处,是我对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理解,也是我多年来的最大心愿。把中医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卫生计生工作中,发挥中医药巨大潜力,必将为人民群众提供可选择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过去一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抓好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深化医改的重要途径,我们更加注重处理好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与中医药改革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统筹兼顾制度,加强卫生计生与中医药工作的沟通协调。

 

    近两年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调研,对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使政策制定更具针对性。比如,我们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申中医医院基本工资100%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中医服务等项目价格。

 

    下一步,将通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解决基层尤其是乡镇和村级医疗机构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满足不了群众基本需求的问题。希望能从政府层面加紧落实中医药发展政策,让中西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优势互补,共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2014年,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把中医药工作重点放在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机制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有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制定了多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此外,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充实和培训力度,向全省300多个乡镇卫生院充实了388名中医药专业大学毕业生,启动全省县级中医临床技术传承骨干培训等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项目。

 

    2015年黑龙江省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法制建设,确保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得到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不断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县中医院的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建设。

 

    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信息共享等方面,中医药均融入辽宁省卫生计生发展规划之中。在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省中医药管理部门已由1个处变为2个处,人员增加一倍。省卫生计生委现正与政府办、发改、财政、物价、社保、食药等相关部门协调,预计6月,跨部门的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将正式建立。

 

    2015年,辽宁进一步完善落实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将中医药发展纳入全省卫生总体规划,发挥中医药服务降低医疗费用总支出的突出作用。科学制定全省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中医药在医疗服务、养生保健、中药产业等领域的新突破。通过完善中医药部门协调机制、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医药考核机制,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行业评价体系,引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