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的古今名医经典案例
古人治病,常有“效如桴鼓”“一剂知,二剂已”“覆杯而卧”“一服愈,不必尽剂”的记载,难道这些都只是传说?中医是慢郎中?经方一剂能退热?退热仅有发汗一法?本文列举古今中外名医经方验案,向读者揭示经方一剂退热的神奇。
中医治疗发热有独特的优势,早在《黄帝内经》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热病诊治经验,在热病的发生、证候、转归和防治等方面,皆有翔实记载。《内经》首创了六经分证体系,提出了表里传变、经脉传变和直中脏腑的热病传变理论,以及以针刺为主的汗、泄治疗方法。
《伤寒杂病论》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热病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尤其在热病的六经分证、传变规律、药物治疗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被称为“经方”,法度严谨、药味精简、层次分明、疗效卓著,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更是因此被誉为“方书之袓”。经方退热疗效神速,古今中外历代名医都有验案为证,但可惜的是,现在使用中药退热的临床中医越来越少,老百姓也不知道感冒发热完全可以吃中药一剂退热,其实西医也不了解中医在治疗此病上的特色,而大多数中医也退居慢性病的调理之中,不敢接诊急危重症。
本文特此摘录古今名医使用经方一剂退热的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许叔微医案
身疼痛发热体重
宋代医家许叔微对《伤寒论》研究颇深,对后世藏象学说发展也颇有影响。
毗陵一时官得病,身疼痛发热体重,其脉虚弱。人多作风湿,或作热病,则又疑其脉虚弱,不敢汗也。已数日矣。予诊视之曰,中暍证也。仲景云:太阳中暍者,身热体疼,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予以瓜蒂散治之,一呷而愈。
(《伤寒九十论》)
万密斋医案
小儿惊风后热不退
万密斋又名万全,明代著名医家,在诊治妇儿科疾病方面享有盛誉。
一儿惊风后热不退,群医有议用小柴胡者,有欲用竹叶汤者,有欲用凉惊丸者。余曰:大惊之后,脾胃已虚,宜温补之。三药寒凉,不可服也。乃作理中汤用炒干姜,一剂热除。
(《幼科发挥》卷二)
范文甫医案
伤寒发热 身痛作喘
范文甫为近代浙江名医,在伤寒温病方面皆有很深造诣。
陈师母,发热恶风,身疼腰痛,病从风得。太阳经为寒邪所伤,则经气流行不畅,故骨节疼痛而脉浮紧。邪束于表则肤实无汗,内壅于肺则喘大作矣。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服药1剂,汗出热解。
(《近代名医学术经验选编·范文甫专辑》)
丁甘仁医案
喉痧
丁甘仁为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擅于经方时方并用。
顾左,年三十余岁,在沪南开设水果行。患喉痧七天,寒热无汗,痧麻布而隐约,咽喉肿痛,牙关拘紧,甚则梦语如谵。诊其脉郁数不扬,视舌色薄腻而黄。余曰:此疫邪将欲内陷,失表之症也。急进麻杏石甘汤,得畅汗,痧麻满布,热解神清,咽喉肿红亦退,数日而安。
(《喉痧症治概要·治案十一则》)
蒲辅周医案
婴儿腺病毒肺炎
蒲辅周为现代中医学家,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热病。
初某,男,3个月。1961年2月27日初诊。主诉: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两次。1961年2月24日住院。入院后检查:体温39.4℃,脉搏106次/分,发育、营养中等,右肺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罗音及小水泡音,以右肺为著。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9×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胸部透视:右肺上下野斑片状阴影,肺纹理模糊。诊断:腺病毒肺炎。入院前,用退热消炎止咳中药罔效,入院后,症见高热无汗,烦躁哭闹,惊惕不安。先用土霉素、红霉素等西药,并投大剂寒凉撤热之麻杏石甘汤,复进银翘散加味,证势依然,停西药邀蒲辅周老会诊。刻诊:体温40℃,无汗咳喘,膈动足凉,胸腹满,面色青黄,口周色青,唇舌质淡,苔灰白,脉浮滑,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
下一篇:教你肺的养护
近期更新
- 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的养生之术
- 睡眠不好可能是床垫、枕头不合适
- 冬至后养生秋冬养阴还要辅助养阳
- 加强防寒保暖 避免患病或病情复发
- 大寒节气养生进补已到尾声
- 中医之肺 孩子呼吸清阳之气
- 秋冬进补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
- 十二生肖动物们养生功法
- 大寒后宜温补养生
- 驱寒养生第一方
- 疾病辅助治疗 几种足浴配方
- 冬天增强五脏之气提高免疫力
- 炎夏易患暑热感冒 如何预防夏季感冒
- 寒冬养生长寿秘诀
- 亚健康身体虚 应该“补一补”
- 冬季对鼻的防护防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 中医按摩治病手法“拍打法”
- 慢性疾病 勿忘膏方
- 5种梦境反映你的健康状态
- 冬天更容易“上火”
- 冬病夏治晚治几天也无妨
- 根据体质品晨茶
- 药渣可榨出药汁
- 冬至进补有讲究
- 冬天热敷疗法
- 自制水果酵素真能减肥养颜吗
- 中医湿病分类辨证施治
- 养生把规律生活养成习惯自然
- 常做“养生功”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 中医治口干症 扶脾益胃滋阴生津
- 胖人瘦人体型冬季养生方法
- 黑色食品养肾 吃法有讲究
- 教你看懂“十二时辰养生法”
- 每日“六转”防治疾病
- 大寒将至养生保健也要随之“转轨”
- 老年人阳虚 冬季护头脚
- 中华传统保健医疗 膏方进补
- 三九养生要点 来年无病痛
- 小寒大寒节气 顺四时而适寒暑
- 食术思药 中医养生
- 一日品茶也分“秋冬季”
- 一日之“夏”饮茶分为两个阶段
- 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夫妻互按摩法
- 妇人以肝为先天
-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
- 静可以益寿 勤可以致寿考
- 中医药界的国宝级人物的名方
- 缺觉一周长两斤 熬夜疲惫还催肥
- 亲自动手调制私家茶包
- 护嗓养生妙招让你清凉一夏